好些天以前,在宿舍里,大家不知不觉就谈到了哭,好像是讨论哪部电视剧使他们感动得哭了。那次讨论使久藏心中的一个话题再一次被激活,可是我终究没能写点什么。现在我觉得有写的必要了,一是因为实在有些抑制不住了;二是因为明天要考语文,就当是练习写作吧1。
最早关于“哭”的印象是什么呢?大概是做错事了,被父母教训了一顿,当时还是小孩子,一半是因为疼,一半因为害怕,就哭了。因此我也想到,许多“哭”被欺负、被凌辱有关的,我小时候似乎与人打架的频率挺高的,一打输必然是要哭的,再比如初一时受班上那一帮人欺负,我也委屈地哭了;再看看古时的贤人们,屈原一定是痛哭过许多会的,“信而见疑,忠而被谤”,品格高尚,形象高洁的他生在那样一个时代,能不哭吗?站在汨罗江边的他,是否也流下了屈辱痛恨的眼泪呢?还有司马迁,在他被施以腐刑的时候,作为一个血性男儿,他是否也曾流下过屈辱的眼泪呢?
小时候还有一种“哭”,是一种孤独无助的哭,小孩子嘛,能有多坚强呢?遇到自己感觉困难的事,不免哭出来。刚上三年级时,妈妈送我到学校,妈妈要走时,我的眼泪忍不住就掉了下来,毕竟是第一次离开妈妈!还有在冬天的时候,一个人躺在被子里冷得发抖,如果要再加上咳嗽或发烧,眼泪不自觉就流了出来。
另一种“哭”,可以称之为青春的伤痛或伤感,说白了,在大人眼里,有些无病呻吟。
到了高中,也经历了一些哭泣,却都已不是自己的了。有人为考试失利伤心落泪;有人为朋友背离而流泪;有人为失恋痛哭……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次汶川地震时所见到的哭泣,大概是女生们大都多愁善感,当物理老师在讲台上讲着地震的一些情况时,很多女生都在啜泣,有几个男生在偷偷掉眼泪。
有时真想大哭一场,不需要什么理由,可我却哭不出来,这难道是成熟的表现?也许我的泪腺已退化了吧?难道在以后的许多年里,真的不会再有眼泪了吗?
这篇文章写于高中期间。 ↩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