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  1. Posts/

Docker 学习系列 --- 2

··1707 words·4 mins·
Note Docker
Table of Contents

本文总结一些 Docker 使用以及 Docker 镜像构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。

Unable to find xxx locally
#

使用 docker run -it centos:7 命令,遇到提示:

Unable to find image ‘centos:7’ locally

可以等待一会,收到提示:

7: Pulling from library/centos
Digest: sha256:307835c385f656ec2e2fec602cf093224173c51119bbebd602c53c3653a3d6eb
Status: Downloaded newer image for centos:7

当使用 docker run 运行镜像的时候,如果镜像不存在,那么 docker 会从 docker hub 寻找对应的镜像,下载运行。出现这个错误提示可能是因为网络原因,耐心等待就可以了,参考这里

wget 命令未找到
#

docker hub 上的 CentOS 镜像和普通的 CentOS 安装包有一定区别,执行的是最小安装,有很多常用的工具并没有安装,例如 wget, which 等,需要自己去安装。

Nvidia cuda 的 CentOS 系统镜像是基于 Docker hub 上 CentOS 7 的镜像,所以这些工具也没有安装,需要自己安装。

参考
#

docker run -it 选项作用
#

docker run 命令很常用的两个选项是 -it-i 作用是把 host 的 input 和容器的 input 连接起来,-t 创造一个 pseudo terminal,这两个命令连起来使用,就好像直接在 container 里面创建了 bash shell,可以接收输入和输出,就像用户使用 host 机器的 shell 一样。

参考
#

如何从容器中拷贝东西到 host 机器
#

参考 这里,可以使用 docker cp 命令:

docker cp CONTAINER_ID:/path/inside/docker/container /path/in/host/machine

Dockerfile 里面的 RUN 命令默认运行目录在哪里?
#

Dockerfile 如果没有指定 WORKDIR,那么默认执行命令的目录是在 /,并不是 /root, 如果基础镜像指定了 work dir,那么 workdir 就是基础镜像指定的目录。因此在使用 Dockerfile 构建自己的镜像时,最好使用 WORKDIR 命令指定自己的工作目录,避免受到基础镜像的影响。

参考
#

Dockerfile 如何设置变量以便后续使用
#

使用 Dockerfile 构建镜像时,有时候我们需要设置一些变量,以便后续引用,节省时间。可以利用 ARG 命令设置变量,指的注意的是,ARG 命令设置变量,只在 build 的时候有效,ENV 设置的变量,镜像 build 完成,进入镜像以后,仍然是有效的。

参考
#

COPY failed: Forbidden path outside the build context
#

当我试图从当前 Dockerfile 所在目录的上一级目录拷贝某个文件到镜像的某个目录:

COPY ../some_file /path/inside/container

然后遇到了上述错误,原因是 docker 只允许从当前 Dockerfile 的build context下某个目录 copy 文件。

参考
#

Dockerfile ARG 和 ENV 指令无法扩展某些变量或者符号
#

Dockerfile 的 ARG 和 ENV 指令,无法 expand $HOME, ~,如果要使用路径,最好使用绝对路径。

例如,ctags 被安装在 /root/tools/ctags,如果用 ENV 定义 PATH 环境变量:

ENV PATH=$HOME/tools/ctags/bin:$PATH

然后在 Dockerfile 中运行下面的指令:

RUN which ctags

会提示错误,如果我们把 PATH 打印出来 RUN echo $PATH, 会发现 ctags 有关的一项目录是错的,显示的是 /tools/ctags/bin,也就是使用 ENV 指令定义 PATH 的时候,$HOME 是空的,并不会被 expand 为 /root。同样如果使用 ~

ENV PATH=~/tools/ctags/bin:$PATH

也不会被正确 expand 为 /root, 如果要运行 ctags 相关的指令也是不成功的。如果要设置环境变量,可以设置为绝对路径;如果觉得啰嗦,可以利用 ARG 自定义一个 HOME 变量:

ARG HOME=/root

然后在设置 ENV 变量的时候引用 HOME 变量就不会出错。

如何从某一个命令之后开始强制重新 build?
#

Dockerfile 如果从开始到某一步在 build 的时候没有出错,并且没有增加或者删除 build 的步骤,那么下一次 build 镜像的时候,默认使用上一步 build 的缓存,不会重新 build,这样可以加快镜像构建的速度。如果想从某一步开始重新开始 build,可以在这一步之前加入一个没用的不耗时的命令,例如

RUN echo "hello world"

重新构建的时候,新加入的命令及以后的所有步骤就会重新 build。

参考
#

source 命令未找到
#

当我试着用 RUN 指令运行 source 命令:

RUN source /root/.bash_profile

遇到了错误提示:

source: command not found

原因是什么呢,原来是 docker 默认用来执行命令的 shell 是 /bin/sh,并不是 bash,在 sh 下,source 命令并不存在,如果想要执行 source 命令。有两个办法,一个办法是使用 SHELL 指令,把使用的 shell 更改为 bash:

SHELL ["/bin/bash", "-c"]

另外一种办法是使用 exec 形式的 RUN 指令,仅仅在这个指令中使用 bash shell 而不是 sh:

RUN ["/bin/bash", "-c", "source /root/.bash_profile"]

参考
#

登陆 container 以后 bash 不是 login shell
#

运行容器以后,发现 /root/.bash_profile 没有生效,经过排查,发现原因是 bash 不是 login shell,可以设置 CMD 指令,把 bash 变为 login shell:

CMD ["/bin/bash", "-l"]

不要使用 docker commit 方式创建镜像
#

启动 docker 镜像以后,如果在里面又进行了修改(例如安装了额外的工具或者进行了其他的配置), 那么使用 docker commit 会保存这些更改,生成新的镜像。但是这种方式生成的镜像,除了 作者,其他用户很难清楚到底进行了什么操作,安装了哪些东西,不利于后续的维护,因此更好的方式是使用 Dockerfile 管理镜像,把要安装的软件都放到 Dockerfile 里面配置。这样的话,其他用户也可以轻松使用你的 Dockerfile 构建出同样的 Docker 镜像。

参考
#

Related

Docker 学习系列 --- 1
··1183 words·3 mins
Note Docker
Install pyav inside Ubuntu Docker
··491 words·3 mins
Note Ffmpeg Pyav Docker Ubuntu
Notes on Docker -- s3
·529 words·3 mins
Note Dock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