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 (AI)甚嚣尘上,动则称颠覆,各家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 AI 产品,但是这些产品真的有那么多人用吗?
别看各种论文宣称他们的算法有多么牛逼,一到实际场景,要做成能让消费者使用的产品,不费一番功夫优化是不可能的。论文里的算法之所以厉害,是因为他们专门针对数据集进行了优化,而实际场景的数据通常是复杂的。
另外一方面,我们要区分“能用”和“好用”,经过大量的优化和数据拟合,AI 算法大都能到“能用”的程度,但是要达到让消费者满意的程度,是非常困难的。例如图像分割算法,要做到准确分割各种物体是很难的,由于现实世界的物体千差万别,不像论文里是限定种类,分割算法要做到让人满意其实是很难的,很多时候,产生的图像粗看还可以,细看的话,一些细节处理就不到位,不能令人满意。更不用说一些现在还不成熟的技术了,强行上马只会导致算法只对某些场景有用,达不到消费者的预期。
前不久在华为的专卖店体验了华为手机拍照翻译功能,首先翻译效果很差,另外翻译以后的文本贴回去的时候排版粗糙不堪,这样辣鸡的拍照翻译,是梁静茹给了勇气上马到手机吗?
虽然 AI 被吹的神乎其神,但是真正对消费者产生价值的产品有多少呢?人脸识别算是一个,现在大部分手机都有人脸识别解锁的功能,语音识别也算是一个吧,语音转文本能帮用户节省大量手动录入的时间,还有什么呢,一时竟想不起来了。大部分算法并未达到成熟应用到产品的地步。
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,应该做真正为消费者产生价值的 AI 产品,而不是赶所谓的首发或者创造一些噱头。